地方政府性债务流量风险防范研究Research on Flow Risk Prevention of Local Government Debt
刘松;
摘要(Abstract):
利用KMV模型,选取地方政府性债务违约距离作为地方政府性债务流量风险的代理变量,从理论上分析地方政府性债务流量风险和债务流动性杠杆率之间的关系。利用2012—2016年间中国30个省份的年度债务还本付息额和可偿债财政收入等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地方政府性债务流动性杠杆率和债务流量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债务流动性杠杆率每上升1%,债务违约距离下降0.8~1.0个百分点,且随着债务流动性杠杆率的上升债务违约距离下降逐步趋缓,理论分析的结果得到了实证分析的有效验证。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防范地方政府性债务流量风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KeyWords): 地方政府性债务;流量风险;评估指标;风险防范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刘松;
Email:
DOI: 10.16537/j.cnki.jynufe.000415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缪小林,伏润民.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内涵与生成:一个文献综述及权责时空分离下的思考[J].经济学家,2013,(8):90-101.
- [2] Hana Polackova Brixi .Contingent Government Liability : A Hidden Risk for Fiscal Stability[Z].World Bank Working Paper,1998:9-19.
- [3] 刘尚希.财政风险:一个分析框架[J].经济研究,2003,(5):23-31.
- [4] 考燕鸣,王淑梅,马静婷.地方政府债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模型研究[J].当代财经,2009,(7):34-38.
- [5] 许争,戚新.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研究——基于东北地区某市的经验数据[J].科学决策,2013,(8):30-46.
- [6] 刘骅,卢亚娟.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预警模型与实证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4,(8):63-69.
- [7] 卿固,赵淑惠,曹枥元.基于逐级多次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预警模型——以D地方政府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1,(2):117-126.
- [8] 冉光和,李敬,管洪.地方政府负债风险的生成机理与预警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6,(9):29-37.
- [9] 裴育,欧阳华生.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理论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7,(3):110-119.
- [10] W Bartley Hildreth.The Evolution of the State and Local Municipal Debt Market over the Past Quarter Century[J].Public Budgeting and Finance Silver Anniversary Edition,2005,(11):127-153.
- [11] John M R Chalmers. Default Risk Cannot Explain the Munipuzzle: Evidence from Municipal Bonds That Are Secured by U.S. Treasury Obligations[J].University of Oregon, 1998,(2):281-308.
- [12] Larry E Harris, Mike S Piwowar. Secondary Tradin Costs in the Municipal Bond Market[J]. The Journal of Finance,2006,(3):1361-1397.
- [13] 韩立岩,郑承利,罗雯,杨哲彬.中国市政债券信用风险与发债规模研究[J].金融研究,2003,(2):85-94.
- [14] 李腊生,耿晓媛,郑杰.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J].统计研究,2013,(10):30-39.
- [15] 吴粤,王涛,竹志奇.政府投资效率与债务风险关系探究[J].财政研究,2017,(8):29-55.
- [16] 蔡真,祁逸超.地方政府债务可承受水平测度——基于期权思想的方法[J].金融评论,2014,(4):18-36.
- [17] 徐占东,王雪标.中国省级政府债务风险测度与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4,31(12):38-54.
- [18] 刁伟涛.“十三五”时期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负债总量与期限结构[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6,(3):12-21.
- [19] 洪源,秦玉奇,王群群.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绩效评估、影响机制及优化治理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5,(11):161-175.
- [20] 王学凯,黄瑞玲.基于KMV模型的地方政府性债务违约风险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15,(4):62-69.
- [21] 张海星,靳伟凤.地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测度与安全发债规模研究——基于KMV模型的十省市样本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6,(5):48-60.
- [22] 刘尚希,赵全厚.政府债务:风险状况的初步分析[J].管理世界,2002,(5):22-41.
- [23] 吴军,杨戈,陈丽萍.我国债务杠杆率问题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广东社会科学,2018,(1):18-26,254.
- [24] 李永友,马孝红.地方政府举债行为特征甄别[J].财政研究,2018,(1):65-75.
- [25] 刘尚希.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控制机制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1,(10):28-38.
- [26] 何杨,满燕云.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风险控制——基于土地财政视角的分析[J].财贸经济,2012,(5):45-50.
- [27] 仲凡.基于风险与绩效相关性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研究[J].财政研究,2017,(3):20-32.
- [28] 缪小林,史倩茹.经济竞争下的地方财政风险:透过债务规模看财政效率[J].财政研究,2016,(10):20-35.
- [29] 杨灿明,鲁元平.我国地方债数据存在的问题、测算方法与政策建议[J].财政研究,2015,(3):50-57.
- (1)数据来源:《中国财政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各省份统计年鉴。
- (2)数据来源:各省份审计厅网站公布的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结果、财政部网站、《中国财政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和各省份统计年鉴、中国债券网上公布的各省份一般债务和专项债券的信用评级报告。
- (3)数据来源:《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中国债券网上公布的各省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信用评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