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发展、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研究——基于云南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Inclusive Financial Development,Economic Growth and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Yunnan Province
杨虹;张柯;
摘要(Abstract):
以云南省为研究对象,选取16个州市2011—2017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Panel-var模型对普惠金融发展、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三者之间的动态交互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程度较低,并未使得三者之间实现良性互动;普惠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并且对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有促进及扩大作用,但是作用程度较小;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并无格兰杰关系,但是经济增长与普惠金融发展二者并存是城乡收入差距的格兰杰原因,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扩大作用;城乡收入差距与普惠金融发展并存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具有内生性机制。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KeyWords): 普惠金融发展;经济增长;城乡收入差距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西部资源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建模及协同机制研究”(71663062)
作者(Author): 杨虹;张柯;
Email:
DOI: 10.16537/j.cnki.jynufe.00058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杨俊,李晓羽,张宗益.中国金融发展水平与居民收入分配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6,(2):23-33.
- [2] Kuznets S.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5,45(1):1-28.
- [3] 张定胜,杨小凯.国际贸易、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J].世界经济,2004,(9):1-10.
- [4] Roland Bénabou.Inequality and Growth[R].NBER Macroeconomics Annual,1996,(11):11-92.
- [5] Klaus Deininger,Lyn Squire.New Ways of Looking at Old Issues:Inequality and Growth [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8,(57):259-287.
- [6] Piketty T.The Dynamics of the Wealth Distribution and the Interest Rate with Credit Rationing [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97,(2):173-189.
- [7] 李实,李婷.库兹涅茨假说可以解释中国的收入差距变化吗?[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3):5-10.
- [8] 封思贤,王伟.农村金融排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中国省域面板数据的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4,29(9):44-50.
- [9] 沈丽,刘亚琳.金融排斥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基于2000-2014年的省际数据[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6,32(6):94-99.
- [10] 薛宝贵,何炼成.市场竞争、金融排斥与城乡收入差距[J].财贸研究,2016,27(1):1-8.
- [11] 焦瑾璞.构建普惠金融体系的重要性[J].中国金融,2010,(10):12-13.
- [12] Khan M.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clusive Growth[J].OECD General Economics & Future Studies,2012,(23):5-12.
- [13] 李建伟,李树生,胡斌.具有普惠金融内涵的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分配的失衡调整——基于VEC模型的实证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5,31(1):110-116.
- [14] 杨立生,王倩,柴鑫.基于SBM-DEA模型的企业绿色持续创新效率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8,34(5):102-112.
- [15] Jeremy Greenwood,Boyan Jovanovic.Financial Development,Growth,and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98(5):1076-1107.
- [16] Galor,Zeira.Income Distribution and Macroeconomics[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93,60(1):35-52.
- [17] 李建军,韩珣.普惠金融、收入分配和贫困减缓——推进效率和公平的政策框架选择[J].金融研究,2019,(3):129-148.
- [18] 星焱.普惠金融:一个基本理论框架[J].国际金融研究,2016,(9):21-37.
- [19] 武丽娟,徐璋勇.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的减贫增收效应研究——基于4023户农户微观数据的断点回归[J].南方经济,2018,(5):104-127.
- [20] 黄永兴,陆凤芝.普惠金融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吗?——基于非线性与线性面板模型的检验[J].商业研究,2017,(6):63-68.
- [21] 黄倩,李政.县域普惠金融发展与经济包容性增长——基于云南省120个县域数据的实证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9,35(1):52-66.
- [22] 温涛,冉光和,熊德平.中国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J].经济研究,2005,(9):30-43.
- [23] 周斌,毛德勇,朱桂宾.“互联网+”、普惠金融与经济增长——基于面板数据的PVAR模型实证检验[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7,38(2):9-16.
- [24] 俞立平,燕小青,熊德平.金融规模、金融调控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34(8):11-20.
- [25] 付莎,王军.中国普惠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8,34(3):56-65.
- [26] Honohan P.Cross-country Variation in Household Access to Financial Services [J].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08,32(11):2493-2500.
- [27] Chakravarty S R,Pal R.Financial Inclusion in India:An Axiomatic Approach [J].Joumal of Policy Modeling,2013,35(5):813-837.
- [28] Sarma M,Pais J.Financial Inclusion and Development[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2011,23(5):613-628.
- [29] 王婧,胡国晖.中国普惠金融的发展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金融论坛,2013,(6):31-36.
- [30] 章合杰,叶雯,熊德平.金融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基于91个国家1995-2005年面板数据的实证[J].上海金融,2015,(2):9-14.
- [31] 张贺,白钦先.数字普惠金融减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吗?——基于中国省级数据的面板门槛回归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8,(10):122-129.
- [32] 陈啸,陈鑫.普惠金融数字化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溢出效应[J].商业研究,2018,(8):167-176.
- [33] 顾胥.金融发展、经济增长、收入分配的联动关系——基于金融普惠性的视角[J].西部金融,2017,(3):15-22.
- [34] Banerjee,Abhijit V,Andrew F,Newman.Ocaupational Choice and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3,101(2):274-298.
- ① 数据根据《云南省统计年鉴》计算得到。
- ② 数据来源于《农村绿皮书》。
- (1)“长尾”是指统计学中幂律和帕累托分布的特征,具体是指人们只关注重要的人或重要的事,如果用正态分布曲线描绘这些人或事,人们便只在意曲线的“头部”,而将处于曲线“尾部”,需要更多精力和成本才能关注到的大多数人或事忽略。本文中的“长尾人群”是指经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 (2)马太效应是指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在某一个方面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机会取得更大成功和进步。本文的马太效应是指资本积累。
- (3)人口数据来源于《云南省统计年鉴》与各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金融机构数据来源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官网:http://www.cbrc.gov.cn/yunnan/pcjgDocMore/602909/left.html。
- (4)地理数据来源于云南省统计局官网:http://www.stats.yn.gov.cn。
- (5)数据根据《云南省统计年鉴》和各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计算得到。
- (6)数据根据《云南省统计年鉴》和各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计算得到。
- (7)数据来源于《云南省统计年鉴》。
- (8)数据来源于《云南省统计年鉴》。
- (9)数据根据《云南省统计年鉴》和各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计算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