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好文;
<正> 我国自1986年以来,现代化建设资金的3/4由银行提供,然而银行信贷资金恶性循环日渐显露,反映出社会总资金运动及整个国民经济的深层矛盾日渐上升。一、信贷收入超常虚增银行信贷收入主要是企业、居民和财政的存款。1980—1990年,经济增长1倍,而银行、信用社存款增长6.6倍,其中企业存款
1991年03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刘文朝;
<正> 一、西部建立股票市场的必要性中国大西南和大西北诸省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多民族共居,经过四十多年建设,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但相对于东、中部地区来说,经济发展缓慢,差距有扩大的趋势。为加强西部的开发,发展股票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91年03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 ] - 郑子术;
<正> 在金融改革逐步深化的过程中,专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呼声日渐高涨,但也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因此,我们必须对这种管理模式作更全面、更深刻的探讨。一、资产负债管理概念浅释在解释“资产负债管理”之前,有必要简单地了解“资产负债管理”的演变和发展,这对我们的探讨是有益的。在商业银行产生
1991年03期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K] [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寸晓宏;
<正> 我国从进入八十年代起,借鉴国外银行工业贷款项目的管理办法,在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开展了投资项目社会评估工作,在配合国家投资政策的贯彻、投资体制的改革和促进提高投资效益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投资项目社会评估的研究尚有待深入。本文拟结合我国的实际博况,对投资项目社会评估的概念、内容、必要性等方面作一初步
1991年03期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11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5 ] - 熊锡金;
<正> 众所周知,对物质本源的认识无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极为重要组成部份。现今主要的探索手段是高能加速器,它是基于物质是由各种层次微粒组成这一假设之上的。但迄今为止,这种方法似乎见不到它的尽头,工程愈来愈巨大,所耗费的资财变得几乎难以承受。且不说欧美的大型加速器,就是我国
1991年03期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3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2 ] - 王佐;
<正> 市场发育史表明:由于市场的开放性、渗透性及互补性等生成机理的作用,市场空间将不断得以拓宽,并沿着区域化、全国化、世界化的方向发展。可是,理想与现实却相距甚远,我国目前的市场生成却与此恰呈相逆轨迹。各地方市场的范围与行政区划高度吻合,而且互相封锁,自成体系,笔者
1991年03期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 ] - 何济川;
<正> 不论对哪一项改革,如果立足点不同,出发点不同,那么,投入这一改革的动因也会不同。不同的动因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具体就税利分流改革而言,有关各方的动因有何不同?何种动因选择是正确的?笔者就这一命题谈谈个人的浅识。
1991年03期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 陆宁;
<正> 进入本世纪最后十年,加快财政体制改革,建立以分税制为特征的分级财政体制已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如何根据我国当前的现实情况,寻找比较符合我国国情及现阶段经济特点的分税制模式是理论和实践上一大重要任务。本文谨就此作些探索。
1991年03期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 ] - 许经勇;
<正>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说到底就是宏观经济进行机制的本质转换和微观经济基础的重新构造,其目的是为了创造一个有利于农村商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环境条件。我国农村宏观经济运行机制的本质转换与微观经济基础的重新构造,这两者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农村微观经济
1991年03期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1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5 ] - 冯均科;
<正> 随着我国审计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审计与经济责任两者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审计学界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总括起来,目前主要有三种具有代表性的看法,即:1.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理论研究的对象;2.经济责任是审计监督的对象;3.经济责任是审计的动因。这就给人们引出了一个值得沉思的问
1991年03期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朱开悉;
<正> 责任会计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以企业内部的责任中心为基础,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并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会计信息,以完成企业经营目标的责任信息控制活动或方法。其理论假设是: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可以明确划分,责任中心之间不存在外在性影响。而实践证明,外在性是现实经济生活的普遍现象,完善和推广责任
1991年03期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 杨昆元;
<正> 欣见谭劲松、谭燕二同志发表于《云南财贸学院学报》1990年第四期的《也谈折旧帐户的性质及其帐务处理》一文(下简称《谭文》),对拙作《谈折旧帐户的性质及其帐务处理》(《云南财贸学院学报》1989年第二期)进行讨论,拜读后很受教益。笔者当时的思考确有欠周之处和“意犹未尽”,也觉得《谭文》对拙作似有误会。现笔者受多方面研究
1991年03期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邵汉瑾;
<正> 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以下简称“控购”)工作的“计划管理、指标控制”的基础在于科学地核定“控购”定额。由于我们长期来没有注意这个问题,致使“控购”步履维艰,未能充分发挥应有作用。下面就此谈几点看法。
1991年03期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 栾玉树;
<正> (一) 西方经济学者们对人力资本理论的含义曾有过高度的概括:人力资本指个人具备的才干、知识、技能和资历。这种资本一部分是生而有之的,即天赋资本;另一部分则要
1991年03期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下载次数:492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0 ] - 陈小平;
<正> 杨春学在《云南财贸学院学报》1989年第3期上发表了《论数学——定量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能与不能》一文,接着,徐百兴、左停相继在《云南财贸学院学报》上撰文讨论该问题。正如左停所说:“关于数学作用问题的争论不仅仅反映在经济学领域里,在整个社会科学领域和自然科学领域都在争
1991年03期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5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邱文达;
<正> 据云南省农调队对全省40县2400户抽样调查,1989年人均纯收入在300元以下的低收入户由上年的30.2%下降为26%;人均纯收入1000元以上的高收入户由上年的3.5%上升为5.5%。低收入户人均纯收入为231.25元,比上年增加4.38元,比全省人均纯收入477.89元少246.64元,比1000元以上高收入户人均纯收入1296.41元少1065.16元。低收
1991年03期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 聂元昆;
<正> 通海县的冬早蔬菜是仅次于烤烟的又一大产业,现已行销93个城市。1985年蔬菜市场放开之后,一度出现早期菜各方抬价抢收、中后期蔬菜出不去的情况,给菜农和经营企业造成了损失。从1987年开始,他们确定对出省菜,实行一杆称收购,多渠道流通,现已收到成效。
1991年03期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3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 ] - 段萍;汪稚晔;
<正> 商业网点是商业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商品产销和国计民生。科学、合理地建设商业网点,有利于搞活流通和促进生产,保障人民生活的需要。本文试图通过对昆明市商业网点建设现状的分析,探讨解决现存问题的途径。
1991年03期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 - 周军;
<正> 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清朝政府与民间合力举办的近代企业的组织形式发生了一个显著变化,就是“宫督商办”的衰落和“官商合办”的兴起。关于官督商办,学术界论述已多;至于官商合办,有关著述或语焉不详,或将其与官督商办等量齐观。实际上,无论是在投资形式还是在经营机制上,官商合办较之官督商办均有较大区别。作为一种政府
1991年03期 6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K] [下载次数:20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9 ] - 雷晓霞;
<正> 1950年2月14日,中苏两国在莫斯科签订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双方保证要以友好合作精神,发展和巩固两国间的经济与文化联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以这个条约为基础,两国在五十年代初进行了密切的经济、技术交流。
1991年03期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2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