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永忠;胡宏鹏;唐小多;
通过构建制度互补与冲突的动态模型,对制度的结构变化及绩效进行动态分析。研究认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电力产业强制性制度的适当约束及与诱致性制度的相互补充,既实现了激励性管制,又促进了竞争,从而推进了产业改革进程,制度互补是这个时期的主要特征。但2002年末出现的电荒,很大程度归因于产业制度的不协调,冲突成为制度间的主导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电力产业制度的互补设计思路。
2009年02期 v.25;No.136 3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17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海燕;
分析中国30年来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进程,总结出财政管理体制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社会经济主体与政府间的关系决定了政府间财政关系选择的主要模式。以此为基础,认为中国目前横向地方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处理模式还不适应社会经济主体与政府间关系的现实需要,从而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基于这一现实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中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取向,就是建立与完善横向的地方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
2009年02期 v.25;No.136 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526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军;
由于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中国企业年金的投资风险在系统性风险、市场风险等方面与其他国家有着不同的特点。综合运用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中有关风险治理的理论,探讨如何构建国家、公民社会与市场相结合的多中心、合作式的中国企业年金投资风险的复合性治理机制,以期为企业年金投资风险治理的模式选择、机制构建提供理论基础和政策建议。
2009年02期 v.25;No.136 5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372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杨兴全;陈跃东;
市场化进程和公司最终控制人性质对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是:"政治关系"作为一种声誉机制对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选择具有一定影响,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政治关系"的声誉机制减弱,市场化进程与长期债务比例负相关。进一步检验发现,政府控制公司的债务期限越长,市场化进程与债务期限结构的负相关性越显著。市场化进程的提高有利于抵押资产价值较低、经营风险较高的公司取得长期性债务融资。
2009年02期 v.25;No.136 56-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748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苏坤;杨淑娥;
基于终极控制权差异视角,将沪、深822家上市公司分为国有控股、非国有控股及总体3组样本,从公司基本特征、股权特征及管理者特征等方面研究融资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上述因素均不同程度影响着融资结构,且组际间特别是国有控股与非国有控股样本间对融资结构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
2009年02期 v.25;No.136 65-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292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杨艳;李新波;
对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现状进行统计描述,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对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具体关系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东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比较显著。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2009年02期 v.25;No.136 7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9K] [下载次数:951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范东君;单良;
近年来,大量外商直接投资流入中国房地产市场,FDI对房地产价格上涨作用较为明显。基于1999~2006年省际面板数据,分析FDI对中国房地产价格的影响,计算出各个要素对房地产价格的增长贡献程度。结果显示,FDI与房地产价格有正相关关系,FDI是中国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并针对FDI对中国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影响提出了建议。
2009年02期 v.25;No.136 8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下载次数:962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张桥云;刘本定;
"5·12"汶川特大地震使四川农村信用社遭受了重大损失,流动性问题显现,可持续发展遇到阻碍,农村金融稳定出现风险隐患。通过对重灾市(州)农村信用社的调查,深入分析了巨灾给农村信用社可持续经营带来的影响和压力,在国家已经出台支持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细化和完善的意见和政策建议,以帮助农村信用社从震灾阴影中尽快解脱出来,并在灾后重建中切实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
2009年02期 v.25;No.136 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6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琴;陈柳钦;
商业化、事前补偿的巨灾保险是巨灾风险管理发展的趋势。中国应该逐步构建以政府为主导,涵盖政府、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资本市场和潜在受灾者等五个主体的巨灾风险商业化管理模式。在实际运作中,要考虑巨灾保险承保、保险公司巨灾风险转移和区分潜在客户等。
2009年02期 v.25;No.136 9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9K] [下载次数:351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曹煜玲;张军涛;刘建国;
医疗服务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特殊商品,由于其专业性、垄断性、技术性的特点以及医疗体制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致使医疗服务中广泛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对医疗服务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的互动是有效削弱信息不对称对医疗服务消极影响的根本之道。
2009年02期 v.25;No.136 101-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852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李妍;
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几起几落,基金是其生命线,如何使基金管理不断发展、完善,从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以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是目前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以云南省为例,分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筹集与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管理的思考。
2009年02期 v.25;No.136 107-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9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宏军;刘伟;
医疗欺诈是一种新的民事侵权行为,通过对医疗欺诈的现状描述、概念厘定、性质归纳、责任研究,以揭示行为背后深层次的制度原因。在法律框架内明确责任并构建规制方法,以恢复法律保护的医疗秩序,维护医患双方的权益,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
2009年02期 v.25;No.136 112-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227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瞿红艳;冯毅;
通过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及二元对比系数的差异度三个指标,对成都市的经济结构特征进行度量,发现其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针对成都市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经验,提出发展建议。
2009年02期 v.25;No.136 119-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338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庄晋财;黄凡;程李梅;
企业集群是一个网络组织系统,它与所在区域的生态互动,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借助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DPSIR模型,构建起企业集群生态绩效评价体系的"生态效率—生态表现—生态响应"三个维度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遵循"原因-效应-回应"这一思维逻辑,在此基础上建立企业集群生态绩效评价指标和评价模型,从过程和结果相统一的角度识别企业集群的生态绩效水平。模型在广西宾阳县再生纸企业集群中进行了初步运用。
2009年02期 v.25;No.136 124-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7K] [下载次数:34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晓冰;
金沙江流域贫困地区财政困难,却要为本地区以外的多个地区提供大量的生态服务,既得不到必需的补偿,又常常因为担负着保护水源、生态林、湿地、生物多样性等环境责任而限制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当地农民与长江下游地区农民收入悬殊,加快建立我国金沙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已刻不容缓。西方发达国家建立横向转移支付的生态补偿机制实践值得我国借鉴。金沙江流域贫困地区与长江中下游发达地区还应开展多种形式的环境合作与生态补偿,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促进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009年02期 v.25;No.136 132-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561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韩蓓;
生产函数法与多变量结构化分解法不适用于测算地区潜在产出。使用HP滤波法对1982~2007年北京市潜在经济增长率进行测算,对未来潜在经济增长率的水平及适度增长区间做初步预测。分析表明,应参考经济理论和实际经济运行状况,不同参数的HP滤波器需结合使用。
2009年02期 v.25;No.136 139-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3K] [下载次数:612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赵桂芹;梁庆庆;
欧盟保险业Solvency Ⅱ项目计划通过设计风险导向型监管制度,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进行全方位的动态监管,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跟踪Solvency Ⅱ的最新进展,从"三支柱"视角介绍《Solvency Ⅱ法令框架草案》的主要内容,总结第三次定量影响研究(QIS3)的主要成果,对当前的最新进展和争议焦点进行追踪,以期对中国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监管有所启示。
2009年02期 v.25;No.136 147-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527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马建平;
2008年前后,越南持续出现通货膨胀。对此,社会普遍认为主要是经济过热、国际油粮价飙升、FDI增长过快及"入世"等原因所造成。但是,通过计量分析发现国际油价并非越南通胀的原因;粮价上涨在更大程度上是通胀的结果;FDI对物价的影响并无印象中大;"入世"的确给越南带来长期通胀压力;投资与物价总体上负相关;物价受其自身滞后期影响最大。这些与社会一般判断不尽相同的发现对认识通胀成因、制定通胀对策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2009年02期 v.25;No.136 154-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 [下载次数:14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