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访问量:1025632

理论探讨

  • 西方经济思想演进的经济分析——基于分工的视角

    简建平;

    如果经济思想是一种精神文化产品,那么分工是经济思想发展和创新的源泉,数学化模型则由于可以减少交易成本和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从而进一步促使经济思想的分工、演进和为各种理论的综合提供一种可能。研究纲领(即一个经济理论体系包含硬核与保护带两部分)则为经济思想的分工、演进指明了方向。总之,分工是经济思想不断发展和创新的源泉,研究纲领是经济思想发展的方向,而数学化模型则是经济思想发展和创新的工具。

    2011年02期 v.27;No.148 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383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奥地利学派的制度分析方法

    谢志刚;

    现代奥地利学派在基础方法论上产生了"继承"与"突破"的两种分歧思路,而奥地利学派制度分析方法主要基于其中的"突破"方面。在奥地利学派制度分析方法之中,方法论主观主义仍然保持了基础性地位,而方法论个人主义则存在弱化的趋势;博弈论方法也进入到奥地利学派制度分析之中,但仍存在较大局限;而该学派传统的过程方法则表现出与演化方法的一致性。正是这些基础性的方法决定了奥地利学派制度分析的独特价值。

    2011年02期 v.27;No.148 1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633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从微观经济学的体系设置看“经济人”的资本本性

    付敏杰;

    消费者和生产者是微观经济学的两个行为主体,通过分析消费者和生产者理论研究方法的一致性来揭示两个行为选择理论的对称性与行为的相似性,并从微观经济学体系的角度探讨市场主体行为选择理论背后的伦理观和价值趋向。从体系上看,作为西方经济学基础的"经济人"是对企业行为的一种类人化表述,其原型就是资本家,是资本关系的人格化。客观上以"经济人"假说为基础的西方经济学进行经济预测的准确性取决于资本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位置,其统治地位越强,资本的理性越强,经济预测的结果越准确。作者从西方经济学的学习者、教授者、分析研究者等方面提出建议。

    2011年02期 v.27;No.148 2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27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的理论思考——基于劳动力价值构成及其实现的视角

    陈少克;袁溥;

    从劳动力价值构成及其实现的角度思考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问题,要关注的不单是为费用扣除的设置寻找理论依据,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的设置应该能够促进劳动力价值的实现。因而,费用扣除的设置不但要考虑将劳动力价值构成的要素包括在内,还要考虑将劳动力价值价格化,考虑通货膨胀等因素。同时,劳动力价值实现程度与个人应税所得额决定因素的重合也说明,将个人发展因子如教育费用等进行税前扣除,不但有助于劳动力价值的实现,也不会损害个人所得税财政收入筹集的功能。这些理论的思考只有通过诸如有规范的费用扣除范围、弹性的宽免制度等,才能从实践的角度捍卫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2011年02期 v.27;No.148 30-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581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宏观经济

  • 垂直专业化、出口商品复杂度与国内含量——基于中国工业部门的视角

    马风涛;刘辉群;

    近年来,中国工业部门积极地融入到国际垂直专业化的生产体系和贸易网络中,出口商品结构不断升级。利用投入产出技术,证实了垂直专业化是中国出口商品复杂度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通过计算出口商品的国内含量系数和进口投入品的国内增加值系数,分析了垂直专业化、出口商品复杂度与国内含量的关系。中国工业部门应继续通过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提升出口商品复杂度,同时不断增加出口商品的国内含量和进口中间产品的国内增值,促进工业部门的结构升级。

    2011年02期 v.27;No.148 38-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519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垂直专业化分工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一般贸易模式的比较

    郭炳南;刘霁雯;陈春林;

    垂直专业化分工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的显著特征,垂直专业化分工与一般贸易模式对经济增长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分别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并通过VAR模型,证明垂直专业化与一般贸易模式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性,并得出相关结论。

    2011年02期 v.27;No.148 46-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432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农村基础设施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分析

    张建升;

    通过构建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协调度模型,对全国31个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和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显示: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从东部往西部呈现逐渐降低的梯度分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高的省份,其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水平也相对较高;从协调度所属的等级来看,呈现明显的"哑铃"状,属于优质协调的省份和属于严重失调的省份都较多,东部地区协调度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

    2011年02期 v.27;No.148 5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694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对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分析

    陈庆萍;

    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出台多项政策,以应对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为促进和鼓励企业商品出口,中国连续多次提高出口退税率。在此背景下,通过对中国出口退税政策变动过程的梳理,分析了中国出口退税率频繁调整的目标和效应。

    2011年02期 v.27;No.148 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76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中日韩对东盟贸易比较优势与策略选择

    廉勇;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建立,为中国和东盟的经济发展与合作创造了新的机遇。以中日韩和东盟的贸易为研究对象,比较中日韩各国对东盟进出口贸易的差异,研究中日韩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结果表明,东亚地区经济"雁行模式"有新的变化,中日韩和东盟的产业合作、竞争呈现新的特点,中国应在新形势下同东盟开展各层次产业的合作,实现共赢。

    2011年02期 v.27;No.148 70-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下载次数:41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金融研究

  • 基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演变的货币政策体系建设分析

    贺根庆;

    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政策逐步通过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等多个渠道的传导对社会经济起着主导作用。基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演变为主线,全景介绍各类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如何影响货币政策体系建设和实体经济发展。同时分析了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体系建设的影响,认识到金融创新就是增加了经济主体资产组合中新的可选资产,进而引申更多更复杂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实质。对这些内容的理解要有动态时空观。

    2011年02期 v.27;No.148 78-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K]
    [下载次数:412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证券市场羊群行为研究之管见

    赵建群;曾令华;

    在回顾羊群行为研究主要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批判性地指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以下问题:羊群行为定义缺乏严肃性;由于对于"人"的定义摇摆不定,导致对羊群行为出现不当解释;在衡量指标的设置方面,当前文献表现出强烈的主观臆断和"信息瀑布"特征;分离行为效果的手段欠科学。最后对研究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2011年02期 v.27;No.148 8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20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桥头堡战略下云南省农村金融发展的深入思考

    唐青生;

    面对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两强一堡"战略决策,云南省农村金融如何适应?对云南省农村金融未来如何发展从七个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以使云南省农村金融尽可能满足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加快实现云南省城乡一体化进程。

    2011年02期 v.27;No.148 9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7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管理论坛

  • 创意园区集聚:一个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

    杨永忠;林娜萍;林明华;

    创意园区的迅速崛起已成为创意产业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从整体来看,中国创意园区发展的实践已远远领先于理论,缺少理论指导成为制约中国创意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借鉴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知识,运用改进的"中心—外围"模型,对北京798艺术区的形成机制进行动力分析,揭示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即对中心地域而言,保护原创,控制地租,搭建平台,以留住创意的源泉;对周边地域而言,充分抓住798艺术区的集聚和辐射效应的机遇,进一步挖掘本地域的创意资源。在此基础上,得出中国创意园区发展的思路应沿前期规划、中期统筹、后期保护来进行。

    2011年02期 v.27;No.148 99-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774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文献综述

    徐丹丹;孟潇;卫倩倩;

    文化创意产业自20世纪90年代起步发展至今,作为知识经济社会中新的财富创造形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并成为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扩大对外贸易的主导产业,其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也超过了传统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世界范围内的迅猛发展,引起了广大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做了大量研究。文章以"产业发展"为出发点,对近年来国外学者关于国外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研究做初步的梳理,以期对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2011年02期 v.27;No.148 105-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3882 ] |[引用频次:156 ] |[阅读次数:2 ]
  • 中国转型时期农民工创业企业网络化成长研究论纲

    庄晋财;

    中国转型时期农民工创业受到政府重视但理论关注不足。依据创业网络研究的前沿理论,构建以中国转型时期为背景、以创业企业的网络化成长为主线、以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为对象的中国转型时期农民工创业企业网络化成长研究框架,可以为丰富创业理论,推动中国创业实践发展提供方法论基础。

    2011年02期 v.27;No.148 114-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445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国外社会保障与劳动力市场关系研究综述

    姜丽美;

    劳动力市场与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是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劳动就业为社会保障奠定必要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保障制度健康发展的保障;社会保障为劳动力市场运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并能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二者互为前提。劳动力市场与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在国外经济学界早已被关注,而中国的大多数文献只是单独研究社会保障或劳动力市场。因此,国外丰富的研究成果对于中国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2011年02期 v.27;No.148 12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783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从就业角度看美国政府的危机治理

    戚自科;

    次贷危机爆发后,在货币型政策的刺激之下美国经济终于走上复苏之路,但同期的美国广义失业率却始终维持在20%左右的高位,这说明上述政策的整体失败。美国制造业裁员是危机时期失业大增的主要原因,而制造业对就业的影响并不仅限于此,因为在分析了美国制造业各子行业的要素结构后,发现美国制造业内部正在发生着服务要素加强型转变。因此,美国更应尽快转向有助摆脱失业困扰的制造业发展策略。

    2011年02期 v.27;No.148 128-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17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分析师跟进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综述

    欧阳励励;

    证券分析师在资本市场中除了信息功能外,是否还发挥了公司治理效应?在中国,尽管分析师在资本市场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信息中介作用,但相关的研究却相当匮乏。基于此,文章对其研究起源及相关实证研究进行了回顾及述评,为中国资本市场下分析师治理效应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参考。

    2011年02期 v.27;No.148 135-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755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科学管理的目的—手段系统及其悖论

    胡国栋;

    当代管理理论中存在的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大范式之争,可以从源头上追溯到泰罗科学管理文本自身的内部逻辑问题。科学管理目的系统中的劳资合作与心理革命具有人本主义意蕴,而其手段系统却是单纯指向效率的理性工具盒,由此导致泰罗文本的内在逻辑悖论,具体表现在理论体系的内部失衡、手段与目的之内在冲突、手段-目的链的断裂、目标置换—手段与目的变异、基本假设问题与价值冲突五个方面。

    2011年02期 v.27;No.148 141-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472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独立院校双语教学适应性教学方法初探

    翁玮;吴萍;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双语教学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独立院校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学生的外语水平与普通高校存在一定差距,针对独立院校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第二语言学习理论和构建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根据独立院校学生的特点和英语水平,从实践中探索有针对性和适应性的双语教学方法,以期提高独立院校双语教学的效果。

    2011年02期 v.27;No.148 148-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321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手机媒体传播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分析——以云南财经大学为例

    任秀芹;刘颖;颜士科;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原本仅作为人际信息交流中介的手机,正逐渐成为信息社会的主要载体与传播媒介,在给大学生接收、传播信息提供方便、快捷的同时,其在传播中也出现了不少弊端。以云南财经大学为个案,拟从对信息的渴求、从众的心理、追求时尚的个性、情绪的迁移等5个方面探讨手机媒体传播对大学生的影响,并立足于政府、传媒、学校、家庭、个人等5个维度,来促进大学生有效、合理地使用手机媒体。

    2011年02期 v.27;No.148 153-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1648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