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长军;
权利调整、利益再配置的改革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过程,市场经济中的经济问题不能道德化解决,关于生命、自由、权利的财产理论提供了一条学理路径:在财产权利的清晰界定与扩大财产性收入即既保障公平、又提供发展动力中,逐步形成一个以社会中间阶层为主体的橄榄球形现代社会阶层,实现社会风险治理、建构和谐社会的历史重任。
2011年05期 v.27;No.151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5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 ] - 李耀尧;邱永华;
从演化角度回顾了产业集聚理论的思想脉络,归纳了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综合最优化的产业集聚理论,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国外学者对于产业集聚理论问题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全球化条件下产业集聚中的价值链、竞争创新、经济增长和区域发展。同时,指出产业集聚研究中的演化缺失、产业升级缺失、生态缺失。因此,有选择地、多学科地研究产业集聚与产业升级的关系,特别是结合集聚与升级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2011年05期 v.27;No.151 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814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34 ] - 刘洪银;
中国城市国有经济能否进入农村集体土地空间,是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农村实现共同发展的关键。文章通过思辨方法认为,国家应该确立和保障村民集体完全土地占有权及其土地财产权,给予农村土地国家终极所有权保障基础上的二级保障。这样,农村集体土地直接流转形成的土地使用权就具有与国有土地对等的国家保障力,城市国有经济就具有农村集体土地空间生存权,这为城乡各种所有制经济的融合发展创造了条件。
2011年05期 v.27;No.151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1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 ] - 郭峻;
绿色产品的定价应在一般产品定价基础上结合绿色产品的特点来研究,目前针对可回收的绿色产品这类对象的定价研究还较少,且大多忽略了消费者这一影响定价的重要主体。对可回收绿色产品的最优定价问题,通过建立一个包括供应商、制造商与消费者三方参与的定价博弈模型,研究得出了制造商决策选择的可回收绿色产品最优绿色度大于消费者期望的最优绿色度的结论。
2011年05期 v.27;No.151 2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193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2 ]
- 曾国平;黄利;曹跃群;
采用1978~2007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基于DEA的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在测算了农业TFP的基础上,对TFP的动态演变、结构因素、地区差距及收敛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中国农业TFP年平均增长率为6.3%,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变动趋势,且东、中、西部TFP增长指数及其构成因素存在明显差异。TFP增长的主要源泉是技术进步,而技术效率的恶化也不容忽视。此外,全国及三大经济带均不存在显著的σ收敛,全国和中、西部出现显著的绝对和条件β收敛,而东部的绝对和条件β收敛却不明显。
2011年05期 v.27;No.151 3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692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56 ] - 高文书;
利用2000~200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国外人才引进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中国引进国外人才的经济增长弹性为0.0325,即引进国外人才每增加1%,可带来中国GDP增长0.0325%。分地区的研究表明,国外人才引进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非常显著,在中西部地区并未表现出来。量化分析了中国引进国外人才的主要进展,并提出促进中国引进国外人才的若干建议。
2011年05期 v.27;No.151 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443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52 ] - 程杰;
全国各地已经开始探索试点城乡统一的养老保障制度,但是,在制度设计上存在诸多差异。将全国主要地区的相关制度进行汇总,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基本模式、个人缴费与基金筹集、养老金待遇、统筹管理以及制度衔接等进行总结评价,提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关键问题,并尝试提出全国统一制度框架的改革方向。
2011年05期 v.27;No.151 4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463 ]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27 ] - 籍艳丽;
采用面板模型,对金砖五国的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强度的收敛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长期来看,金砖五国中只有巴西和中国经济增长存在收敛效应,但短期内,金砖五国的经济增长均收敛,而各国的收敛速度不同。在能源消费强度的收敛性方面,中国和南非存在收敛效应,巴西、俄罗斯和印度却不能判断收敛与否。
2011年05期 v.27;No.151 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546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5 ] - 陈辞;马永坤;
基于1999~200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国家房地产宏观政策对住房价格影响的长期趋势和中国各省市区房价短期波动的差异,模型研究的结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现当前中国住房市场存在的深层次问题,预测住房市场的发展状况和价格波动趋势,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新的视角和数量分析的依据。
2011年05期 v.27;No.151 5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662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43 ] - 黄阳平;
文章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分别利用空间和时间固定效应的空间误差模型、空间自回归模型和普通最小二乘回归,对中国工业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结论显示:中国各省(市、区)之间的工业集聚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财政分权体制下,以提供优质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为特征的政府财政支出竞争对区域工业集聚具有正面效应。此外,外商直接投资、人力资本和城市化水平对中国区域工业集聚也具有显著的正面效应。
2011年05期 v.27;No.151 6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585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72 ] - 夏先良;
分析了云南省以人民币结算的出口退税政策、取消"两减半"税收优惠政策、运输条件改善、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以及其他多种因素所引起的云南省边境贸易成本变化及其对云南省边境贸易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中央财政对边境地区转移支付政策对云南省边贸企业是在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利好之外新增的扶持政策,但是,对于其他省区边贸企业在取消"两减半"税收政策之后返还资金不到位、返还比例较低情况下面临贸易成本上升压力。总体上,边贸出口成本有下降趋势,进口成本有上升趋势。中国政府要积极推广人民币结算全额出口退税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与周边国家构建自由贸易区、改善贸易基础设施条件、放宽配额许可证限制、提供贸易融资贴息及担保等措施,完善贸易投资宏观管理政策,促进边境贸易成本逐步降低,提高贸易效率和效益,促进边贸与大贸同步增长,带动边疆经济发展。
2011年05期 v.27;No.151 73-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565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32 ]
- 郭树华;
随着证券投资基金的迅猛发展,基金规模和品种迅速扩张,基金的绩效表现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对于证券投资基金的绩效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对基金绩效评估的一般指标进行介绍,并选取30只股票型开放式基金作为样本基金,用平均收益率、标准差和系统风险对中国股票型开放式投资基金的收益及风险进行实证分析;通过Jensen指数、Treynor指数和Sharpe指数对样本基金绩效进行实证研究;借助T-M模型和H-M模型对基金的证券选择能力和时机选择能力进行评价。
2011年05期 v.27;No.151 84-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894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29 ] - 谢军;梁树洪;
通过对上海证券交易所813家上市公司2005~2008年数据的实证研究,考察公司的政治因素和业绩因素对管理层变更的影响作用,分析两种因素中对管理层变更影响更为显著的因素,以及政治因素和业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实证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或分离这两种政治因素对公司管理层变更产生显著的影响,而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这一业绩因素未对管理层变更产生显著影响,说明政治因素是公司管理层变更的直接动因;此外,公司控股股东股权变化并不对应于业绩变化。在公司治理机制中,通过调整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或分离等对公司管理层变更影响更为显著的政治因素,有助于替换无效率的管理团队,提高公司管理效率;另外一方面,由于股权变化与业绩变化之间不存在对应关系,意味着接管市场是淘汰管理层的直接和最终因素,并且管理层并不会因产品市场的经营失败而遭受直接惩罚。
2011年05期 v.27;No.151 94-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247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38 ] - 姚涛;杨欣彦;
构建了证券交易税和证券利得税导致股票市场超额税收漏损效应的分析框架。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股市存在超额税收漏损效应。通过建立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发现漏损量通过滞后效应对股市规模产生了显著影响。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说明漏损量与股市规模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减税与增加分红是降低超额税收漏损效应的有效路径。
2011年05期 v.27;No.151 102-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8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 ] - 赖娟;
实证分析表明:加入WTO后,风险在中国实体经济与金融部门之间传导的可能性增强,在银行与资本市场之间传导的可能性下降。实体经济的冲击对金融体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而金融体系的冲击在短期内对实体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长期内影响减弱。汇率冲击对信贷的影响是短暂的,对上海证券市场的影响较小,对深圳证券市场的影响较大。信贷冲击对外汇市场和证券市场的影响都较大并且持久。上海证券市场的冲击对信贷和外汇市场均有较强影响,而且影响有扩大的趋势。深圳证券市场的冲击对信贷和外汇市场几乎没有影响。
2011年05期 v.27;No.151 109-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49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9 ]
- 聂元昆;牟宇鹏;
基于古典经济学范式的营销理论沿用了经济学静态的机械还原论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营销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而基于生物演化视角对当前的营销范式进行了思考和探索,提出演化营销范式及其有关内容。通过对当前营销理论在演化意义上的创新解释,演化营销范式试图拓展当前营销理论的解释边界,对营销理论创新进行积极探索。
2011年05期 v.27;No.151 115-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21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4 ] - 赵晓飞;
随着农产品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渠道联盟现已成为现代农产品流通渠道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构建农产品渠道联盟,是解决当前中国农产品流通渠道中存在的主体行为不一致、交易成本高、信息沟通闭塞、成员利益(尤其是农户)得不到保障、渠道中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严重、渠道关系不稳定、流通效率低下的现实需要。鉴于此,提出了农产品渠道联盟体系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对于丰富中国农产品渠道理论以及解决中国农产品流通中的"小农户"与"大市场"矛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011年05期 v.27;No.151 123-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373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1 ] - 杨玉秀;
在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社会资本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它不仅影响着传承的选择,还影响着传承的结果。社会资本的丰富程度决定了传承选择的难度,影响着经营权传承模式的选择。不同层次的社会资本对传承结果的影响机制不同,其中,退位者个人社会资本对传承结果的影响方向是不确定的。为了促进家族企业的顺利传承,应该促进普遍信任体系建设,提高社会层次社会资本水平;强化企业组织社会资本,弱化个人社会资本;并要做好家族企业社会资本的传承。
2011年05期 v.27;No.151 131-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463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46 ] - 袁奋强;
企业契约论认为企业是依靠契约关系将资本聚集在一起,实现资本追逐利润的功能,企业只不过是形式上的主体,是一种法律的虚构,企业并不具备独立的人格,企业责任观认为应该将企业视为具有独立人格的组织,应该对企业从伦理学的视角去要求、约束和考量。企业不仅仅需服从法律规范的约束,而且还应该服从道德伦理的约束。利益相关者理论为有效解决企业契约论与企业责任观的悖论架起了一座桥梁,使利益相关者收益最大化成为企业实现微观价值和宏观价值的必须选择。
2011年05期 v.27;No.151 138-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421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0 ] - 陈辉;
关于粮食作物的规模种植,一些人依据常识认为机械替代劳动后必然带来产量提高和成本降低,仿佛规模种植一定可以获得规模效益。但安徽繁昌S村7个种粮大户却没能如愿获得规模效益,反而普遍陷入经营困境。他们的困境是源于自身经营策略的失败,还是本身陷入了"规模效益"的陷阱。简单的理论推演不能替代复杂的现实逻辑,需要从农业经营本身的特点来重新认识粮食作物的规模种植及其效益。
2011年05期 v.27;No.151 145-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412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25 ] - 汪前元;周勇;
中国的外需增长乏力,中小制造企业难以走出国门开展直接投资,与中国本土的国际生产服务业发展严重不足有着紧密联系。生产服务业能够扩大中小制造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地理区域、提高中小制造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产品层次、壮大中小制造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经营规模、提升中小制造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水平和改善中小制造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社会环境。近年广东中小企业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在加速,这与广东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发展的相关国际型生产服务有很大关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框架协议本身就是国际生产服务的成功范例。
2011年05期 v.27;No.151 150-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35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5 ] - 宫玉涛;
近年来,朝鲜在经济改革方面陆续推行了一系列新措施,有的新措施延续了传统,有的则进行了创新。朝鲜经济改革将在谨慎中前行,不排除朝鲜做出重大改革决策和行动的可能性,但也不排除停滞、中断的可能性。朝鲜经济改革对朝鲜的内政外交有着较大的影响,进而影响着朝鲜半岛局势的发展变化。
2011年05期 v.27;No.151 155-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893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