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段艳;陆吉康;
在19世纪上半叶全球金、银减产与世界经济萧条的国际大背景下,1830~1856年的中国"银荒"危机根源于本国落后的货币及信用制度,但其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则是鸦片输入引起的白银外流。白银外流不仅造成中国白银通货严重紧缩,也导致铜钱供给增加率下降,从而使中国货币供给不足的危机严重恶化。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国际大环境下,当危机来袭,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偏安一隅,无所作为,否则就会陷入全面危机当中。晚清政府失败的历史启示我们,不能浪费利用危机调整经济结构的大好时机,而应该在危机中抓住改革的大好机遇,大力推行改革,实现制度创新,获得新的更大的发展。
2012年02期 v.28;No.154 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419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5 ] - 车辚;
云南抗战时期的地下经济形态主要包括走私、黑市、色情、人口贩卖、雇用童工、赌博、合法经营中的隐瞒营业、贪污、贿赂、盗窃等众多方面。抗战期间,盟军在云南的存在助推了云南地下经济的变态繁荣,盟军既是地下经济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又是受害者。综合商品走私、黑市交易、色情业、贩卖儿童、雇用童工等几个方面的交易量,大致可以测算出1945年云南地下经济的总规模至少合国币3739.4亿元。
2012年02期 v.28;No.154 1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6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7 ] - 崔潮;
财政过程是一个不同产权形态转化的过程,财政制度变迁是财政过程产权转化合约进行调整的集中体现。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财政过程产权转化由不完全性合约逐渐向完全合约演化,走向财政主体地位平等化、内容明晰化、形式规范化、影响范围扩大化。
2012年02期 v.28;No.154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 ]
- 朱翠萍;万广华;Kala Seetharam Sridhar;
利用世界银行提供的企业数据,探讨中国和印度大中小不同类型城市如何吸引企业投资。有序逻辑(ordered 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规模较大的省会城市并不具有吸引企业投资的绝对优势。其中,中国和印度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在选址时往往会避开大中城市。在中国,有原材料供应且与之距离更近的城市对企业投资更具吸引力。在印度,城市有无原材料供应对吸引企业投资也有重要影响,但不同的是改革之后企业建厂更多集中在大城市。
2012年02期 v.28;No.154 3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30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1 ] - 李辉;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国内经济高速发展,中国进口商品贸易快速增长,进口商品结构相对稳定,进口贸易主体呈现多元化,进口市场结构较为集中,进口贸易方式以一般贸易为主,区域内部进口贸易主要集中于东部。进口商品贸易结构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要素资源禀赋、国际分工的地位、产业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贸易政策。对此,应该进一步优化进口商品结构,促进进口市场多元化,协调国内区域进出口的平衡,推动双边自由贸易谈判,完善进口管理和配套服务,从而扩大进口,充分发挥进口在补充国内资源供给不足、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等方面的作用。
2012年02期 v.28;No.154 4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1196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50 ] - 吕晖蓉;
在中国住房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房价逐渐攀升引起的一系列问题逐渐凸显,近年来政府持续出台政策进行多方位的调控。从属性上讲,住房是兼具消费品和投资品双重属性的特殊商品,通过将住房的这一特点纳入到以效用最大化为决策目标的家庭住房消费函数中,得出的均衡住房消费数量与家庭的财富总水平、未来价格水平正相关,与住房的购置价格负相关,并与住房信贷政策密切相关。因此,以住房双重属性为前提,才能进一步提高住房调控政策的效果,住房金融政策作为最重要的住房政策部分,应该从住房消费行为的微观层面完善相应的作用机制。
2012年02期 v.28;No.154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287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2 ] - 朱建平;汪祖杰;
长三角地区劳动收入份额呈逐渐下降趋势,由2001年的66.5%下降到2009年的56.6%,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鲜明的对比。实证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资本和劳动呈现出互相替代的关系,引进外资、发展对外贸易等全球化的经济活动并没有显著地导致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转型因素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作用显著,国民经济中劳动收入份额相对较低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以及地方政府绩效竞争降低了劳动收入份额,而城镇化则促进了劳动收入份额的上升。
2012年02期 v.28;No.154 5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22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2 ] - 朱长存;
在对中等收入群体进行合理界定的基础上,基于非参数核密度的收入分布方法,提出基于样本数据的收入群体划分和测度方法。运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对城镇中等收入群体状况进行测度,并依据收入分布将影响城镇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变动的因素分解为增长效应、分配效应和标准线变动三个方面。
2012年02期 v.28;No.154 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659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47 ] - 高宏霞;杨林;王节;
利用2000~2010年的数据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进行实证分析,在环境指标上使用了综合环境污染指数作为评价指标,对工业废气、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弃物进行综合评价,并算出了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拐点"的到来时间,结果发现倒"U"型的EKC确实存在,并且很多省(自治区、直辖市)拐点的到来时间是在2020年之后。在考虑进"环境承载能力阈值"之后对EKC进行修正,提出可能在拐点到来前触及"环境承载能力阈值"而引发生态灾难的观点。应用效应分解的方法分析EKC出现的内在机理,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使EKC拐点提前到来同时使EKC变得扁平的政策建议。
2012年02期 v.28;No.154 70-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776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26 ] - 郭震;
以2007年中国135个部门和17个部门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分析了农业与各部门的产业关联程度,利用投入产出价格模型测算了农、林、牧、渔业对CPI及各部门的价格波及效应,研究分析了影响农业价格的主要部门及对CPI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农产品价格上涨不是造成CPI高涨的主要因素。
2012年02期 v.28;No.154 78-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651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33 ] - 周正柱;孙明贵;
以2004~2009年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等产业市场份额与上海、浙江等省市商务成本及其构成要素综合得分作相关分析,探讨产业转移与区域商务成本变动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随着区域和具体产业的不同,产业转移与区域商务成本及其构成变动的相关关系具有差异性。若某区域特定产业为转出状态时,产业转移与区域要素成本及其构成呈现负相关,与交易成本及其构成多数呈现正相关;若某区域特定产业为转入状态时,产业转移与区域要素成本及其构成则呈现正相关,与交易成本及其构成多数呈现负相关。这对于区域政府制定相关产业转移支持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12年02期 v.28;No.154 89-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232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8 ] - 余游;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长期以来,中央财政通过各项转移支付致力于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差距依然较大。以义务教育为例,对中国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差距进行测度与分解,以此揭示差距所存在的重点区域,同时,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分析影响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的关键性因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2012年02期 v.28;No.154 96-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495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47 ]
- 陈欣;马莉;
欧美主权债务问题近几年来阻碍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对比欧美主权债务,欧洲比美国问题严重,而两者都有经济增速低、高福利制度和刺激政策的共同成因。美国主权债务比欧洲主权债务可控性强,欧洲债务危机反映了欧元区的深层次矛盾,解决难度大。短期内欧美主权债务问题可能得到缓解,但长期看欧洲债务危机可能还会爆发,美国主权债务也存在隐忧。
2012年02期 v.28;No.154 103-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5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6 ] - 尹继志;
经济全球化将各国的贸易、生产和金融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客观上要求各国的货币政策由各自为政走向国际协调。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有了新发展,通过同步降息、货币互换、G20峰会等形式,实现了特定时期和特定形势下多国货币政策的密切合作。在后危机时代,货币政策国际协调应以多种方式进行,相关国际组织在货币政策国际协调中应进一步发挥作用,而经济联系紧密和经济总量较大国家之间的货币政策国际协调更为重要。
2012年02期 v.28;No.154 109-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下载次数:488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33 ] - 徐梅;
金融资产结构与宏观经济波动是关联的,金融资产结构的变化会冲击实体经济,从而形成经济周期波动。基于中国时序数据的脉冲响应函数检验和方差分解结果显示,金融资产结构的变化不仅会冲击宏观经济,而且这种冲击作用将会持续7~10年的时间。短期和长期的冲击作用有可能是截然相反的。
2012年02期 v.28;No.154 119-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下载次数:417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43 ] - 尹向飞;
基于Markowitz投资组合模型提出M效率,并用于评价2007~2009年中国所有开放式基金绩效,得出如下结论:中国2007~2009年开放式基金的基金绩效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系统风险的Treynor和Jens-en等指数给出的基金绩效排序不具有一致性,这主要归因于非系统风险比例较大以及各基金非系统风险比例相差悬殊。Spearman相关系数以及Kendall和谐系数表明,基于总风险的Sharpe指数和M效率给出的基金绩效排序比较合理,M效率较其他常用绩效指标包含更加全面的信息。
2012年02期 v.28;No.154 126-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326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0 ] - 刘敏;曹衷阳;
根据David的投资风格分类思想,利用三因素模型对中国2004年7月~2011年3月的238只开放式股票型基金进行投资风格漂移测量。结果表明,小市值和大市值成长型基金均表现出相对较好的风格一致性,名义投资风格和实际投资风格不同的比率分别为33.33%和35.00%,但中市值成长型基金表现出较高的漂移性,风格差异比率为77.78%;价值型基金风格差异平均比率为65.21%;平衡型基金风格差异平均比率为85.70%。
2012年02期 v.28;No.154 136-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271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