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畅;
运用情景模拟方法,对2012~202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进行模拟分析,从而分析加速益贫式增长的宏观政策调整思路。研究结果表明,在益贫式增长与危机情景下,贸易条件、汇率、利率、财政和货币政策、公共支出等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方向与幅度对低收入人群福利、投资、消费水平均有显著影响。在面对经济危机冲击时,如何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是能否在实现经济增长同时提高低收入群体福利的关键,通过政策情景设定及模拟分析给出了方向和思路。
2012年03期 v.28;No.155 2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28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姜达洋;
次贷危机不仅给当前的世界经济带来沉重的打击,也给西方经济研究带来了很多重要的新变化。危机后,以往强调计量经济学、数理经济学等经济数学研究方法的现代西方经济学逐渐摆脱了对经济数学方法的迷信,转向更为多样化的研究方法;20世纪末经济自由主义主导着现代西方经济理论,次贷危机充分暴露了放任自流的危害,西方经济理论开始转向更为强调政府干预与经济管制的现代政府管制经济理论;伴随着WTO的发展与欧盟的成立,自由贸易成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主导思想,然而危机后,多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成为现代西方经济理论的一个新的内容。
2012年03期 v.28;No.155 3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3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范巧;
资本存量对考察经济增长相关问题意义重大,然而,目前学术界在处理资本存量估算的永续盘存法相关细节时意见并不统一。文章从基年资本存量、新增资本存量序列、投资品价格指数以及资产折旧率选择等四个视角出发,回顾了与永续盘存法资本存量估算的相关处理方法及细节,并在着重考察基年资本存量和资产折旧率设定对资本存量估算结果的基础上,对1952~2009年的中国总资本存量序列进行了估算和横向比较。
2012年03期 v.28;No.155 4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3913 ] |[引用频次:115 ] |[阅读次数:2 ] - 张胜军;路征;邓翔;
分析和评价了西部大开发过程中新疆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CAREC)、云南和广西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机制(GMS)的经济效应,发现CAREC和GMS对地区经济发展和区域内贸易扩大的促进作用显著,西部地区与中亚和南亚的经贸联系愈加紧密。提出了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重点。
2012年03期 v.28;No.155 5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389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为杰;
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结构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效应是理论界探讨的热点。运用全国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央政治集权—地方经济分权的情况下,公共支出结构的增长效应具有一定的制度特征。现实中地方政府倾向于生产性支出,忽视民生性支出。但是,前者对滞后期的增长效应相对较小,而后者对滞后期增长的效应较为明显。研究进一步发现,地方政府行为的根源在于面对较强的政治激励、经济激励与较小的公众声誉机制约束。
2012年03期 v.28;No.155 60-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25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斌;
通过使用中国1994~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分税制改革以来,体制外分权对地方财政风险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发现:体制外分权不但没有增加地方财政风险,反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地方财政风险。这意味着,在样本数据期间内,体制外分权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风险,但进一步分地区检验发现,体制外分权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地方财政风险的降低,这表明体制外分权对地方财政风险的影响并非单向的,而是存在一个最优适度分权水平。
2012年03期 v.28;No.155 68-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292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汤林闽;
分别从全面性依次增强的三个层面,对地方政府财力的实际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地方政府财力的不足,仅表现在口径最小的财力层面;而在口径较大的另外两个层面,地方政府财力均可称得上充足。基于此,认为全面深化省以下分税制改革,以及将全部政府财力纳入财力分配框架,是"十二五"期间中国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两个重要方面。
2012年03期 v.28;No.155 76-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241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胡华;
在中国的不同区域,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存在差异:在东北地区,资源开发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诅咒"效应,即资源诅咒命题成立;在华北、华中地区,资源开发对经济增长不存在显著的诅咒效应;在华南、西北、西南、华东地区,资源开发对经济增长非但不存在诅咒效应,反而存在促进作用。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区域间的差异源于:不同区域处于不同的资源开发阶段。因此,不同区域应采取不同的资源开发战略,以促进经济增长。
2012年03期 v.28;No.155 84-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382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周好文;徐守喜;谢金静;
噪音交易是金融市场中的一个基本命题,但关于投资者为何吸收噪音的研究却鲜有文献。首次尝试提出过度关注心理假说,该假说认为过度关注是人的一种非理性的注意力配置行为,过度关注心理导致人吸收噪音,进而有提前于其预期的非理性行为。通过对某高校经济类博士论文盲审关注的调查与股票投资者行为的问卷调查分析验证了该假说。运用mlogit计量模型分析认为,投资者的股票投资额度对过度关注有正向影响,投资者的教育程度对过度关注有负向影响,并发现预期行为偏差程度与将股价波动作为买卖依据的行为均受过度关注的正向影响。
2012年03期 v.28;No.155 9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337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张晓岚;刘孟飞;
从要素投入和公司治理结构这一微观视角出发,通过建立超对数劳动力需求随机边界模型,运用单阶段估计技术,评估中国商业银行的劳动力投入无效率,并对所有制、治理结构、市场结构以及其他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商业银行整体劳动无效率除了在研究初期有较大降幅以外并未随时间的推移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中城市商业银行显示出最高的劳动效率,大型商业银行最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差距日渐缩小。资产规模与劳动效率负相关,市场开放和改制上市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外资参股则并无明显影响,意味着在金融自由化的大背景下,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方向主要在于进一步开放市场,减少对内资银行政策上的照顾和行政性干预,规范市场竞争行为,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和提高资产质量。
2012年03期 v.28;No.155 100-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313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赵青松;
通过分析金融危机后美国等发达国家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措施和影响差异的表现,指出货币乘数下降及货币政策溢出效应严重影响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美元本位制及贸易生产全球化也降低了发达国家的通胀压力。在总结部分国家采取的应对措施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应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建议,即适度推动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加强短期资本流入管制、采取"紧货币、宽财政"的宏观经济政策、积极参与G20等国际货币政策协调机制。
2012年03期 v.28;No.155 108-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43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睿;
高还款率是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针对近年来国外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已逐渐放宽了连带责任要求等现象,重点从纵向社会资本和横向社会资本两方面对其如何影响农村小额信贷团体贷款的还款激励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纵向社会资本在强度和稳定性方面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其大小完全取决于信贷员自身的"努力程度"。而横向社会资本则主要集中在社会关系、信任传递、互惠性和社会网络等四方面。
2012年03期 v.28;No.155 114-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318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 ] - 胡正;秦娟;
货币流通速度是货币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对货币流通速度变动特征还存在许多争论,如何度量货币流通速度是解决争议的关键。以交易方程为基础,将虚拟经济因素整合到方程中,运用1978~2009的数据,分别计算M0、M1、M2的综合货币流通速度,结果表明:以1992年为界,三个层次的货币流通速度均呈现先递减后上升的"U型"特征,这与传统的货币流通速度递减假说具有重大差别。为了考察这一现象的成因,分别计算这一期间实体和虚拟经济中的货币流通速度,发现1992年以后随着中国资本市场规模的扩大,虚拟经济增长引致的货币流通速度加速效应,不仅抵消了实体经济中货币流通速度的递减效应,而且使得综合货币流通速度有所提高。
2012年03期 v.28;No.155 122-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435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张敦力;乐长征;陈小林;林昕;
采用1999年至2008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分析了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能否鉴别不同属性、不同错报风险的盈余管理,并反应在审计意见决策上。结果表明,审计师行业专长提高了审计师的职业判断力,相对于不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而言,更能识别不同属性盈余管理的风险差异,对错报风险高的机会主义盈余管理出具非标意见的概率更高。
2012年03期 v.28;No.155 131-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905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0 ] - 祖建新;
随着中国林权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迫切需要从理论上对林业生物资产公允价值的应用问题进行思考。通过对浙江省M林场的拍卖改制案例分析,阐释和论证了林业生物资产在价值核算上具有不充分性和不完备性,其制约因素主要来自资产评估、资产流转限制以及过时的管理体制,而不是生产要素交易市场的发达程度。林业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体,林业生物资产的产权市场是一个不完全市场,完善的资产评估能为林业产权的流转提供价格参考,评估计价是公允价值在林业生物资产中应用的最优计量模式和现实选择。
2012年03期 v.28;No.155 139-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27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韩学周;马萱;
文化产业在中国逐渐上升到了战略的高度,但存在整体实力偏弱、集约化程度不高和国际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尤其在产业运营效率上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通过利用文化产业统计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从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角度出发,研究中国2000~2009年10年间,表演团体、画廊画店、剧场影剧院、文化经营机构、娱乐业等文化产业分类行业的发展效率,研究结果对于中国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012年03期 v.28;No.155 146-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下载次数:928 ] |[引用频次:67 ] |[阅读次数:0 ] - 续飞;白宪生;
借鉴Simunic的审计收费模型,构建关于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并以沪深两市物流类上市企业2009~2010年数据为研究对象,对公司治理与审计收费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审计收费与独立董事规模、独立董事报酬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此外,公司规模、事务所规模与审计收费显著正相关,建议在审计收费模型中不要忽略这几个变量。
2012年03期 v.28;No.155 154-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44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