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访问量:962224

宏观经济

  • 社会保障、人力资本的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基于面板门限模型的实证分析

    丁忠民;玉国华;王定祥;

    从社会保障和人力资本支出视角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人力资本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二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基于收入水平的门限效应,即人力资本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将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而递增;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明显区域差异,东部地区的抑制效应呈逐级递减趋势,中部地区呈先减后增的"U"型特征,西部地区则是逐级递减的正向关系。

    2016年06期 v.32;No.182 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673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95 ]
  • 中国土地财政依赖的区域差异之谜

    吴非;

    为了深入研究土地财政区域差异规律,借助中国1999~2012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检验土地财政依赖的驱动机制及区域性异质性,并提供有价值的建议。研究表明:东部地区的土地财政依赖受到晋升压力影响较为明显,而中部地区的晋升压力和财税制度都是其土地财政依赖的重要原因,相比之下,西部地区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小,其土地财政依赖基本上是以经济发展程度为归依的。总体而言,东、西部地区的土地财政依赖有着由升转降的合理轨迹,而中部地区的依赖度却没有展现出下降的端倪。提出的政策建议是,中央应当根据中国区域的经济发展态势、产业结构禀赋等因素来制定有针对性的官员晋升规则及财税政策工具,以规范地方的土地财政依赖行为。

    2016年06期 v.32;No.182 1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655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69 ]
  • 省级区域获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影响因素研究

    董艳梅;

    从理论分析得出影响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规模的因素可分为非制度性因素和制度因素,采用12个指标构建的面板模型计量结果显示,各个地方的自然条件、经济水平、公共服务支出需求是影响中央转移支付大小的关键因素,但与中央转移支付同方向变化的结果表明其不代表公平的性质;1994年实行的新财政体制包含着改变中央财权弱化格局的导向和制度安排,其制度的不完善性恰恰正向影响了中央转移支付的大小;另外,地方政府是否为边疆省份、少数民族多寡和区域的安全性等政治考量也是影响中央转移支付的重要因素。

    2016年06期 v.32;No.182 3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366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45 ]
  • 双重结构视角下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分析

    徐瑾;

    基于双重结构视角,利用2000~2013年间资金流量表,对中国中等收入阶段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演化趋势进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原有资金流量表低估了企业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比重,高估了政府和住户初次分配占比;(2)2000~2013年期间,居民收入占比下降幅度并不显著,政府而不是企业挤占了住户部门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3)在分析期间中国劳动报酬占比先下降再上升,整体上呈现出U型演化特征。最后,根据研究结论给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2016年06期 v.32;No.182 43-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29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2 ]
  • 服务业垂直专业化份额的变迁及国际比较

    牛华;宋旭光;

    在全球产业格局不断调整的背景下,服务贸易日渐成为各国提高国际分工地位的重要领域,科学总结中国服务业垂直专业化份额的历史变迁,并在与强国比较中做出定位,能够为服务贸易发展提供决策依据。通过测算1995~2011年间中国服务业垂直专业化份额,并与十大服务出口国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中国服务业国际分工参与程度和发展速度均处于中等水平,出口国外增加值的国别来源呈现多元化趋势;资本密集型服务业国际分工参与程度较低,水上运输是提升中国资本密集型服务业全球参与水平的关键产业;劳动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垂直专业化发展速度堪忧,批发贸易、租赁和其他商业服务分别是导致两个领域国际分工参与程度增速缓慢的主要行业。

    2016年06期 v.32;No.182 5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173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9 ]

金融研究

  • 超预期通胀与货币政策边界——基于微观厂商模型和经验证据

    袁晖光;

    2012年以来,中国告别近20年11%左右的高速增长,开始沿着新的平衡增长路径,进入中速增长的"新常态",依靠货币政策短期刺激经济增长的空间已经消失。为了解释这一经济现实,文章从理论和经验两方面系统考察货币政策影响产出的作用机制。首先建立数理模型。通过观察微观厂商对于超预期通货膨胀的理性反应,从微观角度提供理论证据,证明货币政策通过制造超预期通胀对真实产出产生影响,解释为何这种影响具有条件依存性和不可持续性,其边界处在潜在产出和自然失业率水平。其次,建立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回归方程。通过分段检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超预期通货膨胀与实际产出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中国货币政策在各个时期的政策效果,为检验货币政策边界的存在性、评价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和预测货币政策未来走向提供经验证据。

    2016年06期 v.32;No.182 66-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下载次数:8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5 ]
  • 货币政策、财务柔性与企业投资

    袁卫秋;黄旭;

    基于不同货币政策环境下,利用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7~2014年的有关财务数据,对公司储备的财务柔性与其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第一,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期,由于融资约束程度增大,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度更高,且投资水平下降。第二,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期,事先储备了较强财务柔性的企业,不受外部融资约束影响,其投资水平更高。第三,在货币政策宽松时期,无论是现金柔性或负债柔性企业,还是双重柔性企业,均存在过度投资现象。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应根据不同的货币政策环境相机调整其财务柔性水平,从而避免企业一方面由于财务柔性不足导致在货币紧缩时期企业投资不足,另一方面由于财务柔性过度导致货币宽松时期投资过度。

    2016年06期 v.32;No.182 7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710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55 ]
  • 企业投资支出与负债融资相互关系:基于同期互动机制的实证研究

    彭程;刘怡;常欢;

    以2001~2014年期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税收利益、破产成本和代理问题视角,利用3SLS方法回归分析了企业投融资决策之间存在的同期互动机制。结果发现:从整体上看,企业在权衡负债税收利益和破产成本之后,表现出了负债融资促进企业投资支出的现象;为了充分享受负债税收利益,企业也会尽量在投资资金中融入部分债务资金,但在高负债融资水平下,由于期望破产成本的影响,投资对负债融资的促进作用将会弱化;考虑到负债代理冲突,股权集中企业会因为负债融资产生过度投资问题,而这种过度投资会反过来降低投资支出对负债融资的促进作用。

    2016年06期 v.32;No.182 9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439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61 ]
  • 中国股票三因素定价模型再研究

    张红伟;杨琨;

    阐述了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的理论基础和实证方法,并检验1995年7月至2015年12月该模型对中国股市的适用性。三因素模型源于ICAPM及APT思想,可采用行为金融学进行解释。实证发现,中国股市资产组合平均收益率仅由市场和规模风险两个因素决定,组合间平均收益率差异源于市场贝塔值和规模系数所衡量的风险不同。中国股市制度缺陷和参与者行为偏差等导致了市场和规模风险高溢价。中国股票资产组合整体平均收益率远高于美国。

    2016年06期 v.32;No.182 103-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967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58 ]

管理论坛

  • 城镇化与居民健康:现实考察与实证检验

    陈宝东;邓晓兰;

    城镇化是中国最大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所在,是中国经济摆脱困境的重要途径。城镇化不仅带来了生活的便利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也带来了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问题,居民的健康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继续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深刻理解城镇化与居民健康的关系,文章利用2002~2013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居民平均就诊次数和死亡率两个维度衡量居民健康水平,实证考察了城镇化对居民健康水平的影响以及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的差异。结果显示:城镇化通过影响人们的收入水平、教育水平、生活环境和医疗设施水平等因素,总体上增加了居民的就诊次数但有效降低了居民的死亡率。最后提出了建设绿色城镇化、完善医疗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和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等建议。

    2016年06期 v.32;No.182 118-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648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56 ]
  • 财政分权对社会纠纷的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视角

    甘家武;刘尔思;

    财政分权不仅影响资源配置效率,而且直接影响社会纠纷发生的概率。采用2002~2013年的数据,研究财政分权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同时检验资源配置效率对社会纠纷的影响。结果表明:央地政府间财政支出分权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而财政收入分权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资源配置效率对社会纠纷的发生呈现明显的正向关系。因此,需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完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财政分权制度。

    2016年06期 v.32;No.182 129-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223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27 ]
  • 美国“税收倒置”频发对中国反国际避税的启示

    沈娅莉;ZHOU Wen cang;

    2014年9月,美国政府出台严厉措施打击美国企业以"税收倒置"交易为途径的避税行为,然而这些措施并未能够有效遏制美国企业的"税收倒置"交易。为什么"税收倒置"交易频繁发生在美国?中国企业是否会利用"税收倒置"交易避税?结合美国"税收倒置"交易典型案例,深入分析美国"税收倒置"频发的原因,给中国政府反国际避税提供政策参考。

    2016年06期 v.32;No.182 136-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88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8 ]
  • 海岸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陈林生;

    海岸带区域是人口密集、高度开发、生态脆弱的地区。海岸带区域如何能可持续地发展,是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问题,对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更具有紧迫性。国际社会采取了"海岸带区域综合管理"的治理方法。海岸带区域综合管理的主要措施是建立海岸带区域综合管理的法律体系、协调海岸带管理的多方面领域、确立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功能、整合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各项政策。中国海岸带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环境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破坏及海岸带区域无序开发。借鉴国际经验应推动海岸带区域综合管理的立法工作、建立各部门联合的综合管理机制、加强海岸带区域污染控制体系建设。

    2016年06期 v.32;No.182 144-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537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1 ]
  • 资源价格时滞效应分析——基于矿产资源企业OFDI的实证研究

    傅正强;张海亮;卢曼;

    准确捕捉资源价格时滞期以及把握时滞效应的大小对中国矿产资源企业对外投资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结合中国矿产资源企业对外投资实践及其投资项目数据,从理论上说明了资源价格等因素产生时滞效应的原因,并实证分析了资源价格对矿产资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时滞期;同时,构建了测度资源价格时滞效应的指标,创新性地测度了其时滞效应的大小。结果表明:资源价格自身、资源价格变动率、资源价格波动率以及其相应的滞后期对矿产资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综合考虑变量时,滞后作用非常显著;若企业进行决策时遗漏相关因素,将导致低估时滞效应,从而引起投资时机发生错配,进而可能导致矿产资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亏损。

    2016年06期 v.32;No.182 150-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27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