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访问量:962128

理论探讨

  • 公共支出的私人逻辑:以合作实现个体偏好

    刘玮;张正军;

    研究者通常将公共支出或者直接归结为社会财富分配的权威行为,或者解读为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然而公共支出最终是异质性个体多种偏好合作行动的结果。复杂合作行动是私人主体满足其更多个体偏好的重要方式,合作带来的人际偏好改变了原有的个体偏好结构,并使人际公平和经济效率一起构成了个体偏好与集体偏好共有的"偏好之核"。公共支出作为政府框架的合作行动的物质成本,在逻辑上它必须同时满足作为私人的个体成员的人际偏好与效率偏好。合作中个体偏好的特殊性增加了公共支出决策的复杂性,因此基于合作行为个体的决策规则对于保证决策合法性至关重要。

    2018年04期 v.34;No.192 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21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3 ]
  • 供给侧视角下经济发展新动能培育探析

    伍茜溪;

    中国经济减速的重要原因在于诸多曾经提速经济增长的动能已弱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有效供给,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培育新动能,必须着眼于营造公平市场竞争环境、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三个方面,这就需要协调和正确处理政府、市场、企业三者的利益关系。政府深化简政放权、提供优质服务,能够发挥市场的有效性;有效的市场能够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竞争性的市场,能够激发企业创新的自觉性,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三方共同从供给侧协调发力,方能培育和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持续发展。

    2018年04期 v.34;No.192 1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621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49 ]

宏观经济

  • 人口世代更迭与全要素生产率

    杨华磊;张冰鑫;

    人口红利消失以后,全要素生产率是否可以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顺利实现中国两个百年目标的重大引擎呢?研究发现,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轨迹存在明显的人口世代更迭烙印。未来随着人口世代的更迭,特别是95后和00后出生低谷世代依次进入劳动市场期间,全要素增长率呈现阶梯型下降趋势,且全要素生产率于2040年左右开始下降,要素配置效率出现恶化。面对未来日趋老化的劳动人口,全要素生产率引擎也不再长期有效,此时唯有依靠制度红利。在政策生育力量精准释放下,当前的放松生育管控政策改善了未来的要素配置效率,扭转了未来全要素增长率阶梯型下降的趋势性特征,使得未来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提高的趋势。由此得出的一个启示是,不能忽视人口世代更迭引致的劳动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负面影响。为改善未来的要素配置效率,储备技术红利,当前应放松生育管控和尽快出台激励生育的配套政策。

    2018年04期 v.34;No.192 2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7K]
    [下载次数:30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7 ]
  • 产能过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特征事实与经验证据

    张皓;张梅青;黄彧;

    文章采取世界银行提供的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基于多维度考察了产能过剩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特征事实及经验证据。结果表明:静态层面呈现出企业TFP随着产能分组水平的提高而提升的特征事实,即产能过剩(不足)企业的TFP水平最低(最高),意味着产能过剩对企业TFP具有负向效应。之后通过实证分析证实了上述负向效应在总体层面以及不同企业、地区及行业中大都是存在的。同时,负向效应还呈现出以下规律:国有企业大于民营企业,内资企业大于外资企业,企业规模越大,效应越大且越显著;在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以及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城市中依次递增。因此,应针对不同企业、地区及行业采取差异化的去产能策略,并着力提升产能过剩企业的TFP水平。

    2018年04期 v.34;No.192 3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下载次数:667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91 ]
  • 共建“一带一路”使西部经济更开放吗?——基于OR值t检验方法

    陈凯麟;蒋伏心;

    共建"一带一路",在国际贸易、对外投资等开放经济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西部地区也变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但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遭遇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兴起,全球贸易量萎缩,中国经济开放水平也受到严重影响有所下降。借鉴医学统计方法,以2014年三季度为对照期,以2017年三季度为试验期,将西部地区作为"感染组",以OR值表示经济开放度的变化。运用单尾t检验方法对样本OR值的均值进行检验,研究发现:中国西部内陆地区的经济开放度远远低于其他地区。从2014年三季度到2017年三季度,中国经济整体的开放水平的确是下降的。在整体开放度下降的环境下,"一带一路"建设是"治疗因素",有助于减缓西部地区经济开放水平下降。预计未来随着对外经济形势的好转,以及共建"一带一路"战略深入推进,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开放水平将会提升。

    2018年04期 v.34;No.192 46-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5K]
    [下载次数:497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02 ]

金融研究

  • 金融市场竞争、公司治理机制与中国民营企业成长:跨层次模型

    沈倩岭;

    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与其在资本市场上的现状和地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如何利用资本市场来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是当前中国经济转型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以中国上市民营企业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跨层次模型,从实证的角度考察金融市场竞争和公司治理机制对民营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市场竞争不仅能够显著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而且还能强化公司治理对民营企业成长的积极效应,弱化公司治理对民营企业成长的消极效应。此外,对于民营企业而言,适度缩小公司董事会规模、扩大监事会规模、增加董事长和总经理权力以及提高高管薪酬等都能显著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所蕴涵的重要政策启示是通过提高金融市场竞争取代扭曲的"关系资本"来促进民营企业成长可谓是一种帕累托改进策略。

    2018年04期 v.34;No.192 5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708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78 ]
  • 人民币离岸与在岸汇率关联性及风险溢出研究——基于Copula-GARCH-CoVaR方法

    马宇;张莉娜;

    基于Copula-GARCH-CoVaR模型,以"8.11"汇改为分界点,对人民币离岸与在岸汇率的关联性及风险溢出效应进行研究,得出结论:"8.11"汇改增加了人民币在岸市场与香港离岸即期市场的关联性,减少了人民币在岸汇率与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汇率之间以及两个离岸汇率市场之间的关联性,说明随着香港离岸市场的发展,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市场趋于边缘化。汇改改变了人民币在岸市场与香港离岸即期市场、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汇率市场之间上下尾相关系数的大小关系,说明汇改使人民币在岸市场与离岸市场之间更容易出现"同涨不同跌",但两个离岸市场之间上下尾相关系数的大小关系并未改变。汇改增加了人民币在岸市场来自国内外的风险,但同时也增加了在岸市场抵御风险的能力。

    2018年04期 v.34;No.192 7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9K]
    [下载次数:1028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66 ]

管理论坛

  • 关系冲突下企业的权变决策与行为逻辑——关系压力的调节作用

    王寅;蔡双立;

    基于权变思想,分析中国文化背景下中小企业的关系冲突应对决策机制与行为逻辑,构建感知冲突、关系权变价值、关系压力与应对行为的理论模型。实证分析发现:感知冲突负向影响企业的投资行为,正向影响企业的退出行为,关系权变价值在感知冲突与回应行为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关系压力负向调节关系权变价值与退出行为的关系。不仅从中国关系文化角度揭示了中小企业在关系冲突情境下的混合决策逻辑与二阶扩展决策机制,而且对中小企业的关系冲突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018年04期 v.34;No.192 8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328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9 ]
  • 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地域选择研究——基于云南农户的调查

    康丕菊;

    云南农村劳动力转移以省内就地转移为主,根据对云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数据,运用多分类Logistic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劳动力的学历、家庭人均土地面积、户主健康状况对地域选择有显著影响;从地理位置看,云南东部、北部邻省份区域与其他区域存在较大差异;从主观认知因素看,对物价水平、居住条件、生活习惯的关注程度对地域选择有显著影响。因此,从短期看政府在推进劳动力转移时应将重点放在省内转移,制定差异化的劳动力转移政策;从长远看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和卫生事业,促进跨省转移。

    2018年04期 v.34;No.192 95-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285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2 ]
  • 中国政府绩效审计改革研究

    李燕;张翔;张围红;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有的公共行政基本价值观、公共受托责任关系变化、审计管理体制、预算管理体制和审计环境等对政府绩效审计提出了严峻挑战,改革中国政府绩效审计势在必行。应根据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需要,紧扣政府改革的两条主线——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重点围绕提升国家治理绩效和治理能力,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廉政建设,保证公共资源经济、规范、高效地使用,确保政府治理绩效持续提高,来推动政府绩效审计改革。从绩效审计模式、审计主体、审计评价内容、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审计问责五个方面分析了政府绩效改革,提出了具体的方式方法以及政策建议。

    2018年04期 v.34;No.192 104-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508 ] |[引用频次:61 ] |[阅读次数:57 ]

  • 浅析翻译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兼评《翻译教学法研究》

    冯韬;

    <正>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我国对外语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强,各界学者专家对外语教学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探索。近年来,我国外语翻译教学取得了很大进步,众多外语翻译教学专家和学者从多个角度对翻译教学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为翻译教学理论的不断完善,为培养更多外语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李庆云的专著《翻译教学法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5年6月出版)是一部集理论与实践、传承与创新于一体

    2018年04期 v.34;No.192 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73K]
    [下载次数:17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7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