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海平;艾主河;何志文;
基于31个省份面板数据对中国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粮食产销平衡区等三大粮食功能区,从粮食产销、要素配置、生产效率等三个维度运用DEA模型、泰尔指数和基尼系数等多种方法进行粮食安全保障效能的时空演化研究。研究发现:三大功能区尽管粮食耕地面积保持稳定,但产销效率分化越来越明显;粮食主产区溢出率逐渐加深,粮食主销区流入率则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销平衡区生产效率低于粮食主产区和粮食主销区。受纯技术效率影响,三大功能区基于DEA的投入-产出粮食生产效率偏低。各省份生产效率不均衡,但各功能区基于DEA值的泰尔指数均低于0.021,空间基尼系数低于0.114,功能区内部各省份效率差异较小。未来应继续完善粮食功能区建设,加大差异化的政策支持,提升粮食生产效率,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2020年05期 v.36;No.217 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3K] [下载次数:43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5 ] - 徐淑红;
从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面选取指标构建福利指标体系,使用1998—2017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从多个维度实证检验了科技进步对福利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从地区层面来看,中国不同区域的科技进步均呈现显著的正福利效应,但不同区域的正福利效应呈现异质性;从科技进步水平来看,虽然不同水平的科技进步均呈现正福利效应,但低水平下科技进步的正福利效应更大;从不同时间段看,2008—2017年间科技进步的正福利效应小于1998—2007年,稳健性检验结果证明了结论的稳定性。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2020年05期 v.36;No.217 1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29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9 ] - 赵哲;谭建立;
研究财政支出对碳排放的影响路径对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意义重大。文章认为,财政支出不但会对碳排放产生直接影响,而且会通过城镇化、产业结构和对外贸易产生间接影响。以2000—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系统GMM方法分析财政支出对碳排放的直接与间接效应,并利用门槛模型检验影响路径的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财政支出与碳排放之间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关系;财政支出在城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会对碳排放产生间接影响;无论是否有财政支出约束,第二产业占比和对外贸易开放度分别对二氧化碳排放具有显著的促进和抑制作用。
2020年05期 v.36;No.217 2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9K] [下载次数:29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康明惠;陈佳敏;苗苗;
基于媒体关注视角,以2012—2017年中国A股市场上的高送转股票为研究对象,探究内部人减持之前是否有动机通过高送转政策制造名义价格幻觉,并利用股市媒体效应,便于在高位下减持实现财富转移。研究发现内部人有意通过高送转进行价值转移,增大其减持利益。证明了"减持"为前因,"高送转"为后果的因果关系。并进一步发现内部人减持规模对高送转政策的正向作用与市场行情相关,而且具有减持动机的内部人会进行主动媒体策略管理,异常媒体关注对高送转比例起正向作用。研究结果识别了高送转决策背后可能潜藏的动机,拓展了有关高送转决策内在机理的研究,并为监管部门整治高送转乱象提供参考。
2020年05期 v.36;No.217 3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22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 ] - 杨虹;张柯;
以云南省为研究对象,选取16个州市2011—2017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Panel-var模型对普惠金融发展、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三者之间的动态交互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程度较低,并未使得三者之间实现良性互动;普惠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并且对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有促进及扩大作用,但是作用程度较小;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并无格兰杰关系,但是经济增长与普惠金融发展二者并存是城乡收入差距的格兰杰原因,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扩大作用;城乡收入差距与普惠金融发展并存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具有内生性机制。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2020年05期 v.36;No.217 5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2K] [下载次数:154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3 ]
- 刘胜春;阮萍;
信息共享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基础和前提,而供应链整合策略的实施也会极大促进参与者间信息与知识的交流和共享,但现有研究大多基于技术视角。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和演绎,提出供应链中的文化因素——成员间"关系"会通过信任的中介,影响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水平;同时,信息能力差异在信任对信息共享的影响路径中也具有显著调节效应的理论模型和相关假设。以中国西南、西北地区农户及相关企业作为供应链参与者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信任的中介作用,"关系"因子显著地正向影响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水平,同时,信息技术的能力差异则会对该路径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
2020年05期 v.36;No.217 66-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3K] [下载次数:23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7 ] - 杨路明;张惠恒;许文东;
价值共创是当前学术界和理论界关注的焦点。文章提出了价值共创的10个假设,构建了服务主导逻辑、顾客参与和网络嵌入影响价值共创的概念模型,以平台能力为中介变量,探讨服务主导逻辑、顾客参与和网络嵌入影响平台能力进而影响价值共创的微观机理,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五者之间的关系开展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服务主导逻辑、顾客参与和网络嵌入都不直接影响平台的价值共创,但通过平台能力间接产生作用;服务主导逻辑不仅直接影响平台能力,还通过顾客参与和网络嵌入间接影响平台能力;顾客参与不仅直接影响平台能力,还通过网络嵌入间接影响平台能力;网络嵌入通过影响平台能力来间接影响价值共创;平台能力在服务主导逻辑、顾客参与和网络嵌入与平台价值共创中起中介作用。因此,企业应重视理念革新,引导顾客参与,并通过网络嵌入结构的优化,共同提升平台动态能力,发挥平台网络效应,实现价值共创。
2020年05期 v.36;No.217 7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3K] [下载次数:75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何雨珊;陈鹏宇;陶向南;彭达枫;
基于情感事件理论、情感信息理论和情绪传染理论,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职场孤独感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展开研究。研究发现,职场孤独感抑制了员工的创新行为,而在创新意愿和领导成员交换作为中介的作用下,职场孤独感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更具说服力;研究还发现,员工传统性在领导成员交换和员工创新行为的正向关系中起到调节性作用,越是传统的员工,其感知的职场孤独感对其创新意愿的影响更大,从而明显抑制其创新行为的发生。研究提出,企业在鼓励员工创新方面应该采取措施尽量增进员工之间,尤其是员工与领导之间面对面的人际交流,从而消除员工的职场孤独感。
2020年05期 v.36;No.217 9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5K] [下载次数:56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5 ] - 柳志;王善平;
面对脱贫难度更大、致贫原因更复杂的扶贫攻坚的"硬骨头",如何评价精准扶贫绩效是一个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的大问题。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从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扶贫效率、精准扶贫效果、可持续发展等五个维度构建精准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16年数据对所属县进行扶贫绩效评价。结果发现:可持续发展是精准扶贫绩效评价的新重点;精准识别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前提,依然非常重要;地区间扶贫绩效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状况等影响。为此,提出有关提升精准扶贫绩效的相应建议。
2020年05期 v.36;No.217 104-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7K] [下载次数:88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