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伟;孔繁利;
具有网络效应的交通基础设施和互联网能否打破市场分割,目前还缺乏经验证据,以2000—2017年中国省级数据为样本,利用冰山成本模型和价格法测算了市场分割指数,构建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网发展对市场分割的影响,研究发现:各地区之间"以邻为壑"的现象仍然存在,但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网发展均能显著降低该地区的市场分割水平;不同阶段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网发展的溢出效应有差异,从整体来看,二者的溢出效应不显著,但分阶段条件下后期的溢出效应显著;从区域异质性角度考察,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网发展对东、中部地区的作用显著,而对西部地区的作用不显著;在门槛效应方面,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市场分割存在双重门槛,而互联网发展对市场分割存在单一门槛。
2020年07期 v.36;No.219 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9K] [下载次数:1310 ] |[引用频次:56 ] |[阅读次数:0 ] - 罗小伟;
随着中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为代表的城市群协同发展战略,更广泛地促进要素流动、更有效地配置资源及更有力地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城市群协调发展战略为背景,分析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金融溢出效应的作用机制,进而构建一个将中心城市金融溢出效应作为重要变量的周边城市金融业内生增长模型,然后运用空间滞后模型(SLM)和空间杜宾模型(SDM)实证检验城市群发展战略下中国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金融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2000—2017年间,九大国家中心城市金融产业发展对周围城市金融业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但东中西部城市群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因此,推进城市群协同发展应该统筹兼顾一体化与差异化。
2020年07期 v.36;No.219 17-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566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黄书雷;方行明;全诗凡;
随着交通和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旅游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交易费用和信息获取成本明显降低,使得交通运输、信息传播和旅游业发展呈现6个变化:交通运输由"传统化"向"现代化"转变,信息传播由"单向性"向"多向性"转变,旅游频次由"单次"向"多次"转变,旅游效用由"体验式"向"功能性"转变,区域间关系由"竞争"向"合作"转变,出行时间由"法定小长假"向"周末"转变。在这些新变化下,深化西南5省市区旅游合作将形成新的旅游业增长点,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创新提出区别于观光、休闲度假型旅游的"功能性旅游"定义,为政府向省会城市、交通便利区、功能性旅游目的地加大投资,提供了理论支持。
2020年07期 v.36;No.219 2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5K] [下载次数:33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庄雷;王飞;
鉴于技术创新与普惠金融深度融合下产业升级与高质量发展,选取中国30个省级数据实证分析区域技术创新、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实证结果发现:第一,区域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呈正相关,具体而言,技术研发投入和产出均对产业结构调整有正向影响;第二,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正向影响,且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U型关系;第三,在技术创新与金融发展双约束下,各地区技术创新保护与金融发展有助于产业结构升级,且技术保护度、金融发展均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存在U型关系。各地区在制定与落实金融政策和技术创新保护制度等过程中需注意"金融发展陷阱"和"技术保护陷阱",以合理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短期与长期效应。
2020年07期 v.36;No.219 40-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1296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张力派;于文领;陈玲玲;郭晓华;
通过构建实证模型,分析了房地产企业在不同控股状态下,股权制衡和集中两种趋势对"融资约束—企业绩效"这一传导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股权集中度有利于缓解房地产企业融资约束,为扩大绩效"松绑",该作用对股权集中的企业更明显,其调节作用显著;而实证结果并未支持"增强股权制衡度利于缓解融资约束"的推论,无论是股权集中还是分散状态,该作用表现均不显著。依据持股状态,促进企业优化股权结构,可缓解当前房地产企业融资约束,增强企业活力,提升绩效表现。
2020年07期 v.36;No.219 5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3117 ] |[引用频次:114 ] |[阅读次数:0 ]
- 黄倩;李宽;熊德平;
利用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实证检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居民健康之间的关系,并从生活方式和社会支持双重视角研究其传导机制。结果表明: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对健康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相较于城镇地区,家庭人均收入、教育水平及自评社会经济地位对农村居民的健康影响更大,而自评社会经济地位相对变化对城镇居民的健康影响更大。社会经济地位通过改变居民的生活方式和获得的社会支持对健康产生影响,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有助于提高居民运动休闲频率、基本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的参与率,从而提升居民健康,同时,社会经济地位也会通过提高风险资产参与和降低邻里信任程度对健康产生负向影响,总体而言,其对健康影响的正向作用大于负向作用。
2020年07期 v.36;No.219 6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下载次数:1859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杨晓亮;李冬;王维红;
"沪深港通"交易制度的实施,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基于Lawless(2010)和Chaney(2016)模型,考察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理论分析表明,通过增强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和提高生产率,资本市场开放促进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扩展边际,但是抑制了集约边际。基于2007—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使用"渐进"倍差法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上述理论命题。异质性分析显示,资本市场开放显著促进了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集约边际以及资本密集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扩展边际。研究对进一步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2020年07期 v.36;No.219 8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5K] [下载次数:1149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杨立生;陈倩;
当前知识积累与高技术企业新产品绩效的研究得到学术界的关注,但目前的研究没有从具体知识积累分类视角展开,也没有结合开放式创新分析对其的影响,因而有必要研究具体的知识积累、开放式创新与新产品绩效的关联。基于此,文章把知识积累分为知识宽度积累、知识深度积累、知识同质积累以及知识多元积累,构建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知识积累与新产品绩效关系模型,并对五大高技术行业302家企业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知识深度积累、知识多元积累分别与新产品绩效呈倒U型关系;知识宽度积累、知识同质积累分别与新产品绩效正相关;内向型开放式创新正向调节知识积累与新产品绩效关系,而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只能正向调节知识宽度积累与新产品绩效的关系。
2020年07期 v.36;No.219 98-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2K] [下载次数:1243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