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勇;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依托一定的空间,因而有可能会受到地形和地貌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利用GIS对数字高程数据(DEM)进行提取计算,获得县域层面的地形起伏度,采用2005—2014年云南省县域面板数据,通过系统GMM回归和面板分位数回归分析,估算地形起伏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形起伏度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县市经济发展有较大影响。此外,分析还表明,气温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均有显著负影响,降雨量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均有显著负影响。交通路网密度有助于促进第二产业发展并推动城镇化发展。因而为了更有效地促进县市经济发展,应充分重视地形起伏度在不同阶段的作用,应加大交通网络建设以降低运输成本。
2019年07期 v.35;No.207 7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5K] [下载次数:1066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林川;杜思俊;徐新鹏;近年来,中国高铁的迅速发展,压缩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为地区经济发展及地区企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也成为宏观经济与微观金融界关注的焦点问题。针对高铁开通所提供的自然实验环境,实证检验高铁开通对中国国有企业引入外资股份的影响,并考虑制度环境所产生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高铁开通对国有企业引入外资股份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即相较于未开通高铁的地区,开通高铁地区的国有企业引入外资股份的概率与程度都更高,而考虑制度环境的影响后发现,制度环境在高铁开通与国有企业外资股份引入中产生了调节效应,而且这一关系同样能够在内生性检验、安慰剂检验、替代性检验中存在。进一步检验发现,相较于央企,地方国企所在地区开通高铁对其引入外资股份的影响反而更大;而与始发站、终点站城市相比,高铁开通后,沿线城市国有企业同样具备对外资股份足够的吸引力。研究结果提供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国有企业改革影响的经验证据,表明高铁的开通促进了不同性质股份的跨地区交流,有利于国有企业治理环境的提升,也有利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成功。
2019年07期 v.35;No.207 9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561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